首頁 信息
-
綜合減災學術論壇(二十三)——地質災害及防御基礎知識:Geological hazards and disaster prevention
時間:2019年05月24日 14:00-16:00
地點:江安校區災后重建與管理學院C106
主講人:王士革,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研究員。
主辦:災后重建與管理學院
-
翻譯批評的新趨勢與新路徑:基于事實的思考
時間:2019年05月23日 16:00
地點:望江東二教102
主講人:周領順,博士、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和博士后合作導師、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譯協翻譯理論與翻譯教學委員會委員、《翻譯論壇》雜志執行主編;原創性構建“譯者行為批評”理論;重要學術期刊發表論文百余篇,出版專著、譯著十余部;研究領域為語言學和翻譯學,目前研究方向為譯者行為批評和漢語鄉土語言翻譯研究。
主辦:外國語學院
-
《孝經》的三種理解方式
時間:2019年05月26日 19:00-21:00
地點:望江校區萃文樓(公共管理學院)214教室
主講人:陳壁生 男,中山大學哲學系博士。現任教于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教授,經學與子學教研室主任。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哲學、經學等。著有《經學、制度與生活——< 論語>“父子相隱”章疏證》、《經學的瓦解》、《孝經學史》等代表性著作,在《哲學研究》、《書屋》、《社會科學論壇》、《鳳凰周刊》等刊物發表文章多篇。
主辦:公共管理學院
-
居止、道路與空間秩序:以《禹貢》為中心論天下觀念
時間:2019年05月23日 19:00-21:00
地點:望江校區萃文樓(公共管理學院)214教室
主講人:劉偉 男,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歷史博士,現任中山大學哲學系副教授,哲學系副主任。主要研究領域為先秦思想史和經學等方面。其發表有——《論語》中“仁”之倫理學義試析.(《 中國哲學史 》,2012) ;正直的界限:《論語》中政治和習俗的分野.(《 中山大學學報 》,2013);道德論證:《孝經》文本的結構與性質初探.(《 中山大學學報 》,2015 )等學術論文。
主辦:公共管理學院
-
一位十八世紀英國詩人眼中的馬戛爾尼訪華使命(Lord Macartney’s Embassy to China in the Eyes of an Eighteenth-century English Poet)
時間:2019年05月23日 19:00-20:30
地點:望江校區文科樓171
主講人:吳伏生教授
主辦:國際關系學院
-
綜合減災學術講座(二十二):Integrating human behaviour into understanding community resilience
時間:2019年05月22日 09:00-11:00
地點:江安校區災后重建與管理學院C109室
主講人:邵婉云,美國阿拉巴馬大學地質系助理教授
主辦:災后重建與管理學院
-
概念隱喻的還原分析
時間:2019年05月24日 16:00—17:30
地點:望江校區研三區121
主講人:杜世洪教授,西南大學外國語學院博士生導師,博士后工作站導師,美國弗里曼學者,重慶市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外國語言學與外語教育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
主辦:外國語學院
-
成都市社保嬗變與當前熱點
時間:2019年05月23日 14:30
地點:四川大學望江校區萃文樓(公共管理學院)105報告廳
主講人:王衛華 成都市社會保險事業管理局副局長、全國社會保險標準化專家,先后參與中國社會保險學會我國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繳費基數及待遇計發等重點課題研究。
主辦:公共管理學院
-
尼泊爾及南亞借力“一帶一路”謀求發展的新前景(New Prospect of Development in Nepal and South Asia through BRI)
時間:2019年05月21日 15:00-17:00
地點:望江校區弘文樓(文科樓)454室
主講人:桑格魯拉(Yuaraj Sangroula),尼泊爾加德滿都法學院執行院長
主辦:四川大學南亞研究所
-
提升學術建設水平 服務檔案事業發展——中國檔案學會學術建設成就巡禮
時間:2019年05月24日 9:30
地點:望江校區萃文樓(公共管理學院)305教室
主講人:鄧小軍,男,中國檔案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中國檔案學會會刊《檔案學研究》總編,曾任《中國檔案》雜志社總編。
主辦:公共管理學院